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结合我部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
主要目标:
工作作风方面,文过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工作标准方面,争先进、扛红旗、当第一。
工作成效方面,**干部要争当**党员干部“先锋”、**部门要争当各部门“标杆”、**工作要在“全国有声音、全省有位置、全市有影响”,为推进**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推进原则
突出思想先行。
突出问题导向。
突出重点对象。
突出实际效果。
三、主要载体和整治问题
(一)主要载体
1、坚持晨课堂制度。
2、搭建晾晒比拼平台。
3、坚持**干部讲堂。
4、**“三亮”活动。
5、开展对标赶超行动。
(二)主要解决问题
1、着力解决创先争优意识不强的问题。
2、着力解决思想不够解放的问题。
3、着力解决工作不深入、不细致的问题。
4、着力解决工作缺乏主动性、超前性的问题。
5、着力解决不思进取,心思懒惰的问题。
6、着力解决服务效能有待提高的问题。
四、方法步骤
(一)学习讨论阶段(2016年12月23日—2017年1月3日)。
(二)听取意见阶段(2017年1月4日—11日)。
(三)查摆问题阶段(2017年1月12日至18日)。
(四)开展对标阶段(2017年1月19日至26日)。
(五)整改提高阶段(2017年2月1日至28日)。
五、加强领导
(一)明确工作责任。
(二)严格督导检查。
(三)强化舆论引导。
一、考核范围及分类
(一)县区党委、政府(11个)
(二)管理区(经开区)党委、管委会(3个)
(三)市委工作部门及有关单位(16个)
(四)市人大专门委员会与常委会工作机构(10个)
(五)市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工作机构(8个)
(六)经济管理部门(20个)
(七)社会发展部门(14个)
(八)司法执法监督部门(12个)
(九)民主党派永州市委机关(4个)
(十)市工商联与群团组织(9个)
(十一)中央、省驻永有关单位(9个)
二、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一)指标考核。
(二)公众考核。
(三)内部考核。
三、考核的组织与责任分工
(一)市绩效办主要职责:
(二)被考核单位主要职责:
(三)市直数据采集责任单位主要职责:
四、考核的程序
(一)制定指标。
(二)日常督查。
(三)年终考核。
1.数据采集。
2.加分与扣分。
3.结果汇总。
(四)审定结果。
五、考核等次和结果运用
(一)优秀等次:
(二)良好等次:
(三)合格等次:
(四)不合格等次:
一、目的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
(二)全面转变干部作风。
(三)切实提升工作本领。
(四)突出问题有效解决。
(五)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解决政治素质不过硬、履职尽责不到位、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等问题。
(二)着力解决能力不足、视野不宽、办法不多等问题。
(三)着力解决履职担当不够、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官僚主义、衙门作风等问题。
(四)着力解决热衷于搞形式、走过场、不求实效等问题。
(五)着力解决效能不高、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
(六)着力解决阳奉阴违、拖拉散慢、落实不力等问题。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
(二)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能力素质。
(三)深入调查研究,提供科学决策。
(四)强化先锋引领,塑造良好形象。
(五)深化党组织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六)坚持真抓实干,推动任务落实。
五、时间步骤
(一)精心谋划动员,全面安排部署(2018年4月下旬)。
(二)集中查找问题,狠抓整改落实(2018年4月下旬至2019年1月)。
(三)广泛开展评议,全面考核总结(2019年2月)。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坚持以上率下。
(三)加强统筹兼顾。
(四)营造良好氛围。
(五)严肃通报问责。
为做好全区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舆论引导工作,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宣传重点
1.做好区委精神的宣传报道。
2.做好区属各部门落实情况的宣传报道。
3.做好全区典型经验的宣传报道。
4.做好问题整顿情况的宣传报道。
三、实施步骤
1.动员准备阶段(201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
2.集中攻坚阶段(2018年4月中旬至10月底)。
3.考评验效阶段(2018年11月初至12月底)。
五、具体要求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2、组织上要坚强有力。
3、作风上要务实高效。
4、纪律上要加强引导。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政策创新提升专项行动
(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专项行动
(三)重点企业项目精准帮扶专项行动
(四)行政审批增速提效专项行动
(五)窗口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六)加强诚信建设专项行动
(七)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专项行动
(八)开展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
四、工作阶段安排
(一)谋划部署阶段(2018年2月一3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3月-11月)。
(三)总结阶段(2018年11月-12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严格落实责任。
(三)强化精准指导。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目标
三、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一)工作重点
一是持续抓好工作作风。
二是抓好制度措施落实和尽职尽责。
三是解决好干部作风存在的“顽症”和“难点”问题。
四是做好问题的反馈和交办。
(二)主要措施
1.完善学习制度,提升工作能力。
2.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3.树立服务观念,强化担当意识。
4.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考核监督。
5.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6.强化廉洁自律,倡导勤俭节约。
四、组织领导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一、重要意义
(一)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体现。
(二)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迫切要求。
(三)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是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现实需要。
(四)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是坚决全面彻底肃清王三运流毒和影响的具体举措。
二、总体要求
(一)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
(二)深入践行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切实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全面激发改革创新的动力活力。
(五)着力锻造敢担当善作为的优良作风。
(六)扎实推进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解决政治上不过硬、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等问题。
(二)着力解决能力不足、视野不宽、办法不多等问题。
(三)着力解决履职担当不够、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官僚主义、衙门作风等问题。
(四)着力解决热衷于搞形式、走过场、不求实效等问题。
(五)着力解决行政效能低下、营商环境不优等问题。
(六)着力解决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慵懒散慢、落实不力等问题。
四、工作措施
(一)深化理论学习,加强政治建设。
(二)注重破立并举,进一步解放思想。
(三)坚持唯实求真,深入调查研究。
(四)突出严实标准,强化责任担当。
(五)提高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
(六)树立实干导向,狠抓工作落实。
五、步骤安排
第一阶段:精心谋划准备,全面安排部署(2018年2月至4月上旬)。
第二阶段:集中查找问题,狠抓整改落实(2018年4月中旬至2019年1月)。
第三阶段:广泛开展评议,全面考核总结(2019年2月)。
六、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坚持以上率下。
(三)统筹部署推进。
(四)注重建章立制。
(五)典型引领示范。
(六)严肃通报问责。
一、指导思想
二、整顿重点
(一)解决政策梗阻、弄权勒卡问题。
(二)解决背离职责、不依法行政问题。
(三)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问题。
(四)解决效能低下、流程不优问题。
(五)解决定位错误、争创意识差问题。
(六)解决思想僵化、能力不足问题。
三、主要措施
(一)开展大讨论、大学习。
举办主题讨论。
强化理论学习。
注重岗位管理。
(二)开展大排查、大整治。
开展“三个一”活动。
开展“两个”专项清理。
开展“三项”专项整治。
(三)开展大对标、大优化。
扎实推进“两年”建设。
深入推动流程优化。
深化拓展“四零”创建。
四、考评验效
开展作风公开评议,
组织企业问卷调查,
实行随机考评测试,
强化评议结果运用,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五、督查问责
要畅通举报渠道,
要持续明察暗访,
要适时开展巡察,
要严肃追责问责,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压实落靠责任。
(三)扎实有序推进。
(四)强化精准指导。
(五)营造舆论氛围。
各区属学校、医院、国有企业要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单位特点,开展作风整顿工作。
一、指导思想
二、目标要求
(一)解决不敢担当的问题。
(二)解决为官不为的问题。
(三)解决标准不高的问题。
(四)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
(五)解决纪律不严的问题。
三、主要任务
(一)学习培训。
(二)阵地建设。
(三)作风建设。
(四)制度建设。
(五)干部实绩纪实评价。
(六)发展党员工作。
(七)加强班子建设。
(八)村级组织生活会、评议党员、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
(九)结亲连心。
(十)党员教育管理。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25日——3月10日)。
(二)对照衔接阶段(3月11日—3月20日)。
(三)深入实施阶段(3月21日—11月30日)。
(四)总结验收阶段(12月1日—12月15日)。
五、组织保障
(一)成立领导机构。
(二)强化舆论宣传。
(三)开展述职述廉评议。
(四)加强督查考核。
一、工作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严格执行省事项清单。
(二)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三)优化提升“开办企业”指标。
(四)加快推行经营范围规范化。
(五)深化应用商事登记“一网通”。
(六)强化涉企经营信息归集共享。
(七)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
(八)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强化改革联动。
(三)强化督促检查。
一、指导思想
二、整顿重点
(一)解决政府失责失信、不依法行政问题。
(二)解决政策梗阻、弄权勒卡问题。
(三)解决机构臃肿、流程不优问题。
(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问题。
(五)解决行业垄断、部门利益至上问题。
(六)解决思想解放不够、观念陈旧问题。
(七)解决担当精神不足、工作不在状态问题。
(八)解决能力不强、不细不实问题。
三、主要措施
(一)抓观念转变,苦练内功强能力。
1、强化主题教育,转变思想观念。
2、强化专业培训,打造过硬本领。
3、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
4、强化激励约束,突出问责倒逼。
(二)抓问题聚焦,专项整治强重点。
1、开展政府失信违诺专项清理。
2、开展机构编制专项清理。
3、开展司法执法环境专项整治。
4、开展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
5、开展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专项整治。
6、开展垄断行业专项整治。
(三)抓管理优化,流程再造强效能。
1、推动再造工作流程。
2、深化拓展"四零"创建。
3、加快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四、考评验效
(一)民意测评看公论。
(二)公开述评看作风。
(三)综合测试看能力。
(四)目标考评看实绩。
五、督查问责
畅通举报渠道,
持续明查暗访,
适时开展巡察,
严肃追责问责,
加大曝光力度,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
(二)压实责任。
(三)有序推进。
第一阶段:思想发动和方案制定(2月下旬至3月底)。
第二阶段:开展集中攻坚(4月初至10月底)。
第三阶段:考评验收(11月初至12月底)。
(四)精准指导。
(五)营造氛围。
一、充分认识抓落实报告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报告工作的程序、内容和时限
(一)按照规定,应当由市政府向上级党委、政府报告的事项。
(二)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
(三)涉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提出意见或建议需要落实的。
(四)各县区、各部门和单位请示市政府的事项。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报告工作规定执行到位
(一)各县区、部门和单位要将落实报告工作规定。
(二)市政府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
(三)各级政府办公室要进一步探索现代化办公方式。
(四)建立定期通报制度。